鲁旭娱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刘牢之 吕布三姓家奴的名号人尽皆知,刘牢之一人三反却鲜为人知

 时间:2020-12-09 16:07 

吕布武艺高强,勇猛无敌,可是人品极差,为了一己之私多次背叛旧主,落了个三姓家奴的恶名。

吕布的故事,在中国几乎人尽皆知,而东晋名将刘牢之一人三反的事,就鲜为人知了。

刘牢之,字道坚,东晋彭城人,出身在一个武将世家,他的祖父刘義曾经做过西晋的雁门关太守,他的父亲刘建也因为勇武而担任过征虏将军。

受家庭环境影响,刘牢之从小就苦练武艺。他弓马娴熟,而且相貌威武,脸色紫黑,还留有满脸的大胡子,人们见了都说他不愧将门虎子,刘家又要出一员猛将了。

当时正值东晋名士谢玄出任广陵太守,他大力征召江淮子弟和北方流民人伍当兵,准备组建一支有强有力的军队去对抗北方的前秦。由于谢玄当时驻跸镇江,东晋时镇江称为北府,所以这支部队又称北府兵。刘牢之得此消息后,大为兴奋,也想凭着一身武艺去博取功名,就和好友何谦、诸葛侃、高衡、刘轨、田落等人参加了北府军。

从军不久,谢玄就发现这个来自彭城的紫脸大汉不但武艺精湛,而且很有计谋,是个将才。于是就把刘牢之提拔为参军,让他率领前锋部队冲锋陷阵。谢玄的这支新军在对抗北方前秦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在淝水之战中,它以8万兵力一举击溃了前秦90万大军,创下了载入史册的辉煌战绩,北府兵也因此声名鹊起。由于北府兵的强悍战力,这支军队成了捍卫东晋政权的柱石,谁掌握了这支军队,谁就掌握了东晋的政局。因为它太重要,致使其指挥权被竞相争夺,数度易手,而每一次易手,又都必定引起朝政的剧烈震荡。

刘牢之因为战功著,被封为龙骧将军、彭城内史、以功赐爵武冈县男、食邑五百户。刘牢之在军中的地位和影响,使他成了各派势力拉拢争取的对象。

东晋太元二十一年,担心自己被废的后宫张贵人用枕头闷死了喝醉酒的晋孝武帝,太子司马徳宗即位,是为晋安帝。这位晋安帝,“幼而不慧,口不能言,至于寒暑饥饱亦不能辨,饮食寝兴皆非己出”是个低能的白痴。朝政大权全部落到了琅邪王司马道子的手中。

可这位司马道子一天到晚嗜酒如命,不理政事、尚书左仆射王国宝和堂弟王绪趁机控制朝政、为所欲为。

当时刘牢之部归青州和兖州刺史王恭管辖,王恭是孝武帝的小舅子,本身也是个疾恶如仇的人,他早就痛恨荒淫的司马道子和助纣为虐的王国宝,就和荆州刺史殷仲堪合谋出兵“清君侧”。

晋安帝隆安元年七月,王恭以诛杀奸臣王国宝为名,起兵进攻建康。司马道子听说王恭大军要打过来了,吓得手足无措,也顾不得平日里的酒肉之交了,急忙斩杀王国宝和王绪,用他们的头颅谢罪,王恭这才罢兵而回。

当时刘牢之的部队是王恭的主力,可是东晋的风气看重门阀,士族出身王恭因看不起庶族出身的刘牢之,把刘牢之当普通的武将对待,这让刘牢之非常不满。正恼恨王恭的司马道子闻讯后趁机派庐江太守高素劝说刘牢之投靠朝廷,并许以高官厚禄。可这件事走露了风声,被王恭的参军何澹之获知,便密告了王恭。然而因为刘牢之与何澹之一向不和,王恭始终不敢相信何澹之的话。为了安抚拉拢刘牢之,王恭决定和刘牢之结拜为兄弟,并把最好的武器和最悍勇的士卒都拨给刘牢之指挥。

这突如其来的礼遇,非但没有取得王恭想要的结果,反而让刘牢之疑心顿起,觉得这是王恭的诡计,目的是要麻痹自己,然后再伺机将自己除掉。

于是刘牢之率领部队反叛,王恭被杀。喜出望外的司马道子连忙重赏刘牢之,任命他都督兖、青、冀、幽、并、徐、扬七州军事。刘牢之第一次卖主求荣就为他赢得了富贵,尝到了反叛的甜头。

元兴元年,司马道子决定与独占荆州、截断长江运输的实力人物桓玄翻脸,就派刘牢之为前军都督,讨伐恒玄。可刘牢之一方面怕打不过桓玄率领的荆州兵,一方面又怕自己消灭桓玄后功高震主,成为司马道子的眼中钉,于是就停军不前,不向荆州进发。桓玄看到了机会,就派谋士何穆去劝说刘牢之,把“飞鸟尽,良弓藏;胶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反复说给刘牢之听,并再次用高官厚禄来收买刘牢之,希望他按兵不动,坐看桓玄和司马道子之间的战斗。

刘牢之觉得自已手握重兵,谋略在胸,于是决定坐山观虎斗,派人去和桓玄接触。

当时刘牢之的外甥何无忌与部将刘裕反复劝说刘牢之不要倒向阴鸷残暴的桓玄,刘牢之不听,反而决定全军投奔桓玄。然而刘牢之第二次卖主求荣却失算了,不但没有再次谋得富贵,反而把他自己推进了深渊。

桓玄是个枭雄,其心机和野心远非司马道子和王恭之流可比。他看出了刘牢之骁勇善战却反复无常的本性,知道重用他必然养虎伤身,所以决心在打败司马道子后除掉刘牢之。他先用缓兵之计让刘牢之袖手旁观,然后就开始集中兵力对付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等到彻底消灭了司马道子的力量,攻入都城建康后,桓玄就转过头来收拾反复无常的刘牢之。桓玄以征东将军会稽太守的虚职册封刘牢之,准备剥夺刘牢之的兵权。刘牢之看出了桓玄的用心,这时才知道后悔,他感叹说:“桓玄刚刚得势,就开始夺取我的兵权,恐怕这才是大祸的开始呀。”

不甘心就范的刘牢之开始召集旧部,准备再反恒玄。刘牢之的参军刘袭说:“ 事不可者莫大于反,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说完后,刘袭就愤然走出了大厅,刘牢之的手下随后也大半散去。刘牢之一看大势已去,在绝望中上吊自杀了。而他“一人而三反”的名声也从此流传于世。

刘牢之的部属们收敛了刘牢之的尸体,运到丹徒安葬。桓玄知道刘牢之自杀后,并没有放过这个反复无常将军,特意派人将刘牢之的棺材挖出,将尸体斩首,并曝尸于闹市。后来刘牢之的老部下刘裕击败了桓玄,这才重新安葬了刘牢之,复了他原来的官职。

刘牢之有温侯之勇,兼有吕布之不义,最后也和吕布一样因为失去了信誉而不能见容于新主子,以至于人心尽失而死。苏辙曾评价说:“背逆人理,世所共疑。故吕布见诛于曹公,牢之见杀于桓氏,皆以其平生反覆,势不可存。”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