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旭娱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李俊锋 疫情改变的人生:3个中年人,同样是肺癌,结局各不同

 时间:2020-11-30 20:13 

编者按:

据2019年最新癌症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393万例,每位癌症患者背后,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

在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腾讯医典策划“生命之光”专栏,记录癌症之下的真实故事,分享癌症防治科普知识,传递“生命之光”的力量。

癌症中年,是一个很扎眼的词。

人到中年,特别容易焦虑:怕生病、怕失业、怕没钱……

然而,比起失业的焦虑,中年最怕的就是,幸福生活才刚开了个头,却被癌症突然按下结束键。

今天,我们要讲述三个肺癌中年患者在疫情期间的故事。他们中有人幸运地因为疫情被及早查出了肺癌,得到规范治疗;有人因疫情耽误治疗,病情恶化不幸去世;还有人虽受疫情影响治疗,但好在治疗并未中断,生活依然在继续……

陪胃癌丈夫住院

她因新冠肺炎筛查被“揪出”早期肺癌

过去的半年,家住郑州的刘芳压力特别大,她的丈夫在半年前被查出了胃癌,术后丈夫还要做化疗,身体大不如从前。

此外,家里上有4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下有即将高考的孩子,还要操持一间惨淡运营的小吃铺,家里的所有负担全压在她瘦弱的身体上。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刘芳的小吃铺被迫关门歇业,一家人断了收入来源。面对丈夫和父母公婆的担忧,刘芳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年年起早摸黑地卖早点,正好趁着疫情歇一歇。”

鼠年春节过后,丈夫又该去医院复查了。3月11日,刘芳陪丈夫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复查住院。在疫情期间,医院出台规定,所有住院患者以及陪护家属,都要抽血、做胸部CT,排除新冠肺炎后才可办理住院。

刘芳觉得拍个CT也好,就当体检身体了。当天上午,两人查了血、拍了胸部CT,下午结果出来,丈夫没什么事儿,可以住院,但刘芳的检查结果却出了点状况。

报告单显示,左肺下叶磨玻璃结节,考虑肺癌可能。

刘芳拿着报告单,伪装了多日的坚强一下子被泪水冲垮了:“老天爷怎么这么不开眼啊!我俩都得癌,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但病情让她来不及多想,胸外科副主任刘先本会诊后建议:必须尽快手术。刘先本安慰她:“你这是早期肺癌,只要及时手术,很快就和正常人一样该干啥干啥。而且我们用的是胸腔镜微创手术,创伤很小,术后很快可以出院,你不用太担心。”

丈夫和刘芳的角色一下子转换过来,丈夫拖着病躯跑前跑后为刘芳办理住院手续,为她的手术做各种准备。3月20日,刘医生在胸腔镜下给刘芳切除了肺癌病灶,手术结果比预想的还要好:肿瘤大小2厘米×2.5厘米,未累及胸膜,未跨肺叶生长,属于早期肺癌。

听到大夫术后的告知,刘芳和丈夫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来。住了三天院,刘芳顺利出院了,大夫叮嘱她,三个月后及时复查。刘芳一边感谢大夫,一边问了自己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我和丈夫都不抽烟,怎么会得肺癌呢?

河南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王启鸣介绍,事实上,肺癌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抽烟虽然是造成肺癌的“头号杀手”,但是一些次要的原因也不容忽视。比如厨房油烟煤气、液化气等用炊火源中释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烹饪菜肴时产生的油烟,都会危害肺部健康,诱发肺部慢性疾病。

听了大夫的解释,刘芳打算停了多年的小吃生意,等孩子高考后再想赚钱的事。她和丈夫商量着,先养好身体,再看情况做点不太累的小本生意。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他说过两天就回去上班

同事却等来去世的消息

48岁的李俊锋是一名平顶山市滨湖街道办事处的基层干部,在去年被查出肺癌晚期。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正是他因肺癌脑转移做完脑部伽马刀手术后,治疗的转折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李俊锋的治疗比较规律。他是去年7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确诊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北京住院化疗了一个月,大夫还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给他用了靶向药物克唑替尼。之后一直到12月份,他每月定期赴京治疗7天,回家休息一天,然后就又投入到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而且,他还主动放弃了周末休息,只想把看病耽误的工作时间补回来。

他拖着病躯,经常走村访户,从早到晚,似乎从不疲倦。他精神抖擞的样子,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肺癌患者。

但肺癌无时无刻想击倒这位工作狂人。癌痛令他吃不下饭,头晕和呕吐折磨着他,左眼的视力也在迅速下降。在去年10月的一次复查中,肺癌患者最坏的结果还是发生了:脑部发现了脑膜肿瘤。春节前,李俊锋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脑部伽马刀手术,手术比较成功,他头晕、呕吐的症状有所减轻,胃口也好了一些。这给家人很大的鼓舞,李俊锋也想着等身体好了,可以回到工作岗位上,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谁知道,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期间暴发了。

在这场战“疫”中,普通人“不出门、宅在家”,就为社会做贡献,身为晚期肺癌患者、基层干部的李俊锋,却面临抗疫和抗癌的两难抉择。他没有犹豫,不顾医生术后静养的嘱托和家人的劝阻,主动请缨在抗疫一线。

为了第一时间处理好疫情防控工作,李俊锋吃住都在办公室,饿了就吃点清真方便面,困了就蜷缩在一个一米多长的沙发上。虽然癌痛、呕吐、头晕等症状不时折磨着他,但是李俊锋每天都坚持到各个村和街道的哨点进行检查,督促大家做好疫情管控工作,他还四处筹措消毒物资,组织大家做好防疫宣传,安抚群众情绪……

除夕夜的晚上11点多,坚持在办公室值班的李俊锋,接到群众电话举报一辆“鄂A”牌照车辆在东洼村出没。他连夜带着同事郭晓兵到东洼村了解情况,直到凌晨2点15分全部排查清楚后,他才强撑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单位办公室,连夜赶写情况汇报。看着一整天只是吃了一碗清真方便面,就趴在桌子上睡着的李俊锋,他的同事郭晓兵捂着嘴哭了。

遗憾的是,2月中旬开始,李俊锋出现便秘、肠梗阻的症状。由于当时疫情形势严峻,住院不便,他就到医院简单接受了灌肠、输液等对症治疗,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剧烈呕吐、头晕、无法进食、双目失明等症状击倒了这个壮汉,他再次被送到医院,但当地的大夫已经无能为力。此时,再想去北京看病,已经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3月初,疫情放缓后,不甘心的一家人辗转求医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夫摇摇头说,已经没有治疗的机会,只能对症治疗,减轻一些痛苦。

听闻李俊锋病情严重在郑州住院消息后,许多同事都纷纷要求去医院看望他,考虑到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医院也不允许多人探视,大家就把想对他说的话写到了本子上,转交给李俊锋的妻子王莉娜。

住院期间,李俊锋的意识时而清醒时而迷糊,当李俊锋意识清醒的时候,妻子拿出本子在病房里一句一句地念给他听。妻子说李俊锋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从来没有见过他哭,然而在读这些同事们鼓励的话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流眼泪,他记挂着大家,记挂着那些未完成的工作。

3月15日晚上8点,再次清醒过来的李俊锋给他的同事、滨湖街道计生办主任郭晓兵发了一条语音微信:“医生说我…马上出院了,现在疫情还不能松,你们都看紧点,我过两天…就能回去…上班了”。

遗憾的是,3月30日,由于肺癌晚期合并脑转移,最终医治无效,李俊锋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我们都在期待李主任回来的喜讯,没想到却等来了他去世的噩耗。”同事郭晓兵流着泪说。

38岁的他烟龄20年

癌症中年的感悟:现在戒烟晚不晚?

苏磊是年轻的肺癌患者,确诊时才38岁。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烟民,从高中起就学会了吸烟,一天两包烟,到现在烟龄已经20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磊已经做完了肺癌手术,正在老家农村休养,躲过了疫情的风暴。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却困扰着他:村里封路了,最后一个疗程的化疗怎么办?

由于交通封锁,他既往定期去上海做化疗的计划被迫中止。对于化疗而言,如果延期治疗超过两至三周,疗效多少会打折扣。

在河南,大家有大病习惯到省会郑州去看病,但在疫情期间严格隔离的要求下,跑到200多公里外的郑州看病,在以前只需要两个小时的功夫,现在却变得不可能。

焦急的苏磊四处打电话,但县里的医院已经不收住院患者了。况且,肺癌化疗后免疫力会下降很多,容易感染,医生也不敢冒这个风险。有朋友安慰他:这疫情很快就结束,你最多也就晚个两三星期,肯定不碍事。但苏磊不敢赌,他不想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几经辗转之下,他在网上查到了上海肺科医院的科室电话,通过科室电话联系上了为他化疗的大夫。他焦急地问大夫:“在老家隔离,去不了上海做化疗,怎么办?”大夫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将化疗方案和复印病历通过微信发给了苏磊,叮嘱他在当地有条件的医院按照化疗方案继续治疗,同时一定做好个人防护,严防感染,如果有任何不适,及时告诉大夫。

本不想让村里知道自己患癌的苏磊,只好硬着头皮找村长说明情况,村长又给镇领导打电话,这次给他开了证明,可以离开村里去医院看病。幸运的是,在当地的市医院,历尽波折的苏磊最终还是接上了住院化疗。

由于化疗后身体比较虚弱,苏磊尽量宅在家里不出门,他偶尔也打打太极拳,帮妻子做些家务,耐心地陪女儿画画、做手工。以前,他总是借口工作忙不愿陪家人,现在他终于有时间可以好好陪伴着家人,过一段清闲恬淡的幸福生活。

现在,四个月化疗已经结束,苏磊的体重不减,胃口也好了很多。以前一天两包烟的习惯,也终于戒了。4月8日他去当地医院复查,除了CT上还能看到一些肺部的2~3毫米的微小结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指标恢复正常。他打算到5月底再去上海复查一下,请医生看看后续怎么治疗。

只是,偶尔看到以往手机照片中吞云吐雾的自己,苏磊忍不住想:现在戒烟算不算晚?

但愿,还不算太晚,这个世界让他有太多的留恋。

担心癌症?1分钟自测读懂你的健康

相关文章
精品推荐